高考必背文言文

时间:2024-02-12 01:18:33
高考必背文言文集锦15篇

高考必背文言文集锦15篇

上学期间,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必背文言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考必背文言文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高考必背文言文2

《孔子语录》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鱼我所欲也 》 《孟子》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曹刿论战》 《左传》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

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出师表》 诸葛亮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桃花源记》 陶渊明

1.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阡(qiān)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三峡》 郦道元

1.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有 时 朝 发 白 帝 , 暮 至 江 陵 , 其 间 千 二 百 里 , 虽 乘 奔 御 风 ,不以 疾 也 。

3.巴 东 三 峡 巫 峡 长 , 猿 鸣 三 声 泪 沾 裳。

《杂说》 韩愈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陋室铭》 刘禹锡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小石潭记》 柳宗元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岳阳楼记》 范仲淹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亭记》 欧阳修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4、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5、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爱莲说》 周敦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送东阳马生序》 【明】宋濂

1.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附首倾耳以请。

3. 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高考必背文言文3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述,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乡,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 ……此处隐藏14780个字……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27、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28、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9、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30、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31、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师说》(韩愈)

3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6、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阿房宫赋》(杜牧)

37、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

38、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39、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40、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戌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41、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4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高考必背文言文12

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出,不与培*(土娄)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之也。

【译文】

自从我成了被贬受辱的人,居住在这一个州里,经常惊恐不安。在那空闲的时候,就缓步地行走,漫无目的地游历,天天与我的同事、朋友上高山,入深山林,走遍了迂回曲折的溪流。凡是有幽泉怪石的地方,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一到就拨开茅草坐下,倒出壶里的酒来尽情喝醉;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着了作起梦来,心中想到哪里,梦也做到那里;醒来之后就即起来,起来后即回家。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水有奇异姿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为坐在法华西亭,瞭望西山,才开始指点着它并称道它的奇异。于是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丛生的草木,焚烧茂密的茅草,直至山的高处才停止。然后,我们攀援着登上山去,伸开两腿坐下,观赏风景,只见所有几州的土地,都在自己的坐垫下面。它们的高高下下的形势:山峰高耸,山谷凹陷,有的象小土堆,有的象洞穴;千里内外的景物近在眼前,种种景物聚集、缩拢在一块,没有能够逃离、隐藏在视线之外的;青山白水互相的缠绕着,视野之外的景物与高天相连,向四面眺望都是一样。然后知道这座山的卓然耸立,不与小丘同类。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它们的尽头。拿起酒杯来倒满酒,喝醉得身子倾倒,不知道太阳落山了。昏暗的晚色,从远处来临,来了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但还不想回家。心神凝住了,形体消散了,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然后才知道我以前的游览不能算做游览,真正的游览从这一次才开始。所以为这次游览写了篇文章作为记述。

这年,是元和四年。

高考必背文言文13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高考必背文言文14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高考必背文言文15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高考必背文言文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