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

时间:2024-05-15 14:22:34
初中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14篇

初中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14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简报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简报的写作必须注意做到简短、明快,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说清楚必须说明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简报才是好的简报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1

为了充分调动我校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本学期,我校积极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有关精神,以“同课异构”为主要活动形式,研究课堂,打造课堂,以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构思进行教学研讨,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有效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和教学质量。

讨论是一种互动的研究,是一个共同参与、共同构建的过程。各位老师主动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理解,不断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思路。

此次教研活动,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我们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动中,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作为执教者,不但能在课堂教学的大舞台上尽显所能,而且还可以在相互的比较和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为听课者,可以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不但能从中受益,而且还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初中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2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城区二中数学教研组在本周一上午开展了九年级数学“同课异构”公开课教学活动。

课前两位老师做了充分准备,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达成教学目标。两节课,老师们激情飞扬,谆谆善诱,适时点拨;学生们认真听讲,合作交流,积极发言,营造了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重引导”, 白永霞老师在课堂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多媒体演示、实物图例等活动设计调动学生积极性,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启发学生通过猜想、实验、讨论,分析出圆的切线判定定理,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本节所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探索”, “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王波老师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认知水平,充分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思想。引导学生将文字语言结合图形语言转化为几何语言,并且对圆的切线判定定理进行了详细具体的探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气氛热烈,充分展示了数学课堂的魅力。

这次同课异构是提升数学学科教学水平的新起点。在此次观课议课活动中,老师们都纷纷表示,要认真对待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借鉴、应用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3

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加强教学经验交流,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初中部党支部的领导下,在学校、学部的统一部署下,肥西实验高级中学初中部于20xx年10月27—28日,开展了七年级数学组“同课异构”的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共有11位教师参与,每位老师都高度重视,精心准备。虽是同上一节课,却各有各的精彩,处处彰显着各自的教学魅力。

首先由数学学科主任康苏老师进行点评。康老师先对本次课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各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评价,为各位老师提出了专业的建议。最后鼓励各位老师多走出校园参加教研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接着汪晓宇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他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也肯定了七年级数学组,汪校称其是一个有活力和有着无限创造力的团队。同时汪校就本次活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告诉老师们同课异构不仅“同中求异”,还要“异中求新”。汪校强调:现在七年数学组在教学生中要认识到“三新”:新高考下中考的变化,教学中要学会创新,如何面对新一届学生。同时,汪校强调我们初中部的数学老师要领悟并做到“化简为繁,化繁为简”,将其落到实处。

最后,周丰群校长从数学专家的角度给出了指导性意见,并要求数学组老师去研讨:如何在教学上突破重难点,抓住核心问题;数学思想、数学学科素养在课堂中如何体现等问题。评课结束后周丰群校长宣读了本次七年级数学同课异构大赛的结果:第一名刘玉鹏老师,第二名王秀莲老师和杨倩老师。

通过本次“同课异构”的研讨活动,充分展示了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传授方式以及所产生的异彩纷呈的教学效果;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同中求异”“异中求新”的比较过程中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初中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4

本学期中学数学教研组采取“同课异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20xx年5月19日,七年级和八年级各由两位数学教师执教同一课题,其余教师参与磨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借此机会获取有益的教学经验。

同课异构具有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参与性高的特点,通过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可以发现更有效的教学模式。

在磨课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解决教师个人在备课过程中的困惑与不足。预设实际授课时会遇到的问题,展示公开课的教师在同伴的讨论研究中得到启示和启发,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践,灵活应用,优化授课教师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所有参与的教师可以将探讨出来的成果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模式,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八年级同课异构主题为“一次函数的概念和矩形的判定”,由杨泽菲老师和王洪林老师执教。七年级同课异构主题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由陈涛老师和李想老师执教。四位老师把最好的状态在公开课上展示出来,把微笑带进了课堂,把激情带进了课堂,把魅力带进了课堂。

授课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观点和想法。

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开展得非常有意义,“同课异构”研究以课例为载体,研究具体的一节课。和各数学教师的教学密切相关,教师的兴趣浓,热情高,容易参与其中,在讨论中,有话可说,共同问题可研,真正实现了新课程提出的教师是新课程的参与者、研究者。教师的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让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生活的幸福指数。保证了教师课堂教学常上 ……此处隐藏5669个字……识的基础上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并且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很注意与学生互动环节的语言表达,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肖老师设计自我评价式作业,联系课堂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作业设计新颖、独特,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紧接着欧阳伯祥专家的对两节课进行了评课议课,让所有老师都记忆犹新的三点:一、善用教师用书,备课要做到四点:不仅要备重点和难点还要备学生的兴趣点和训练点。二、作为一名教师,要做过三个阶段:民师,职业之心;名师,成长之名;明师,教学圆满,我们应努力做一个有趣、有才,有品德的教师。三、课堂应该是神秘的、有趣的、有意义的、有用的的,应该师行云流水,水到渠成的,应该是通过教师的导语,让学生不断感受到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总而言之,教学是充满遗憾的艺术,没有完美的课堂,也没有完美的教师,但有的是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师们,将一堂又一堂精彩课堂呈现。愿我们都能孜孜不倦,为教育事业奉献一份力。

九龙四小数学组在每一次教研活动中,积极深度参与,团结分工合作,凝聚团队智慧,享受研究乐趣,不断共同进步!

初中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13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发挥集团办学优势,促进集团各校教师专业化成长,按照怀远县荆涂学校教育集团教研活动安排,20xx年10月26日,怀远县荆涂学校教育集团在怀远县古城学校开展初中数学“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活动伊始,古城学校教务处副主任张传珍老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流程,并做了温馨提示。

本次同课异构交流研讨的教学内容,是七年级数学上册《合并同类项》这一课题。本次同课异构教学由怀远县古城学校赵生红老师、怀远县荆涂学校葛廷庚老师执教。赵生红老师抓住知识的生长点、迁移点,激趣引入,环环相扣,以学促学,在动手操做中掌握学法、掌握知识。他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葛廷庚老师的课堂设置凸现教学目标,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他教态和蔼,语言充满激情,用学生喜欢的语气、语调,妙语连珠,跟学生平等地交流,整堂课师生互动环节特别多,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两位老师为听课的老师们呈现了两节风格迥异的精彩展示课。

接下来是议课环节。首先,两位执教老师针对本节课进行了课后反思。紧接着集团各校数学老师畅所欲言,深入研讨。荆涂学校王翠芹老师、柳沟中学李家家老师、双沟中学陈莹莹老师、张八郢中学于静茹老师、草寺中学葛斌老师和古城学校王一峰老师的点评尤为精准。大家的共识是: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较好地展示了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以及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使听课者真正感受到数学教学艺术的魅力。

最后,古城学校副校长赵生春用“同课是基础,异构求发展”,对本次活动做了精炼的总结。他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充分肯定,尤其是对葛廷庚老师老当益壮,不落人后的敬业精神和对个人专业化成长的思索、践行表达了钦佩之情。他号召大家更新教育理念,借助集团的平台,以教促研,以研优教,快速成长。

初中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14

3月9日上午,海南中学初中部数学组在美伦校区举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多所学校共100多名教师参加了听课以及课后交流活动。进行同课异构的教师分别是府城校区刘岱君老师和美伦校区马海波老师,授课内容为《算术平方根》。

首先登场的马海波老师通过xx的故事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归纳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辨析,再利用希沃白板进行课堂小游戏加深理解;然后通过课本例题引导学生总结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接着提出思考题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延伸;最后,同学们借助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小结。整节课落实了教学目标,加强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紧接着出场的刘岱君老师先通过一个“寻找平方数”的小游戏拉近和学生们的距离,然后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新课,让学生通过自学得出概念,接下来,通过例题继续提出问题,在问题中归纳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疑难点,最后通过拓展练习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同时及时抓住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引导和拓展,整节课显得流畅自然,学生积极活跃。

两节激情四溢,深入浅出的数学课结束后,海南中学七年级数学备课组长张燕老师主持了课后的教学研讨交流。首先先由两位授课教师分别阐述了自己的授课思路和教学理念。

紧接着由海南中学初中部数学组组长房一登老师进行了点评:一是肯定了两位老师对学生的关注,整节课不断鼓励和表扬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二是两位老师课堂教学手段丰富,利用信息技术和传统方法设计了游戏,通过游戏丰富了学习的方式;三是围绕关键词展开定义课的教学,对定义课应该如何推进提出思考,并提出作为每一章书的第一节课,可以考虑如何利用章前引言更好地引入整章的内容;四是两节课的不同点是难点的突破侧重不同,马老师侧重于练习,刘老师侧重于思考;五是两位老师都关注到了数学思想在数学课中的运用,值得我们学习。

来自于澄迈县大丰中学的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对两节课的看法,表示这是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海南中学老师的课堂,感觉这两节课非常的好,通过游戏的导入,整个课堂都具有趣味性,真正体现了在快乐中学习。

海南中学初中部数学组副组长陈健科老师认为:首先,两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其次,两节课都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包含心理情境和实际问题情境,通过小游戏都创造了比较愉悦的心理环境,通过小故事,小情景对探究性的问题创造素材,对产生新的概念做了铺垫;再次,两节课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况展开,都积极地与学生互动,遵循知识产生的过程。

海口一中吴坤雄老师表示,两位老师的教学功底十分扎实,不是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备课认真,充分整合教材,从教材层面挖掘课题,两位老师都把知识变为问题,把问题变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

海南中学学生科副科长张开基主任对青年教师的表现高度赞扬,认为他们有很好的思维高度,并从心理学方面分析了这两节课,这两节课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拓展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加工能力,并且发展了学生的人格——我要学好数学,同时他也对美伦校区学生的学习习惯及课堂能力表示肯定。

华东师范大学澄迈附属中学吴永德老师对a的算术平方根的记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如何从一般到特殊,也探讨了根号在现有数域应该如何更加准确的表示。澄迈县数学教研员吴祥皇老师表示,两节课设计思路都很好,教学思路都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学?”来探讨,抓住课堂目标。省教培院数学教研员孙孝武老师就本节课当中的根号是一个运算符号,运算应该拓展到什么程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孙老师还认为被开方数越大,所得的算术平方根就越大,这个规律的发现还要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应该强调清楚。最后,孙老师认为两位老师有很多亮点,都具有丰富的教学手段,节奏感强,问题设计合理,是两节值得我们学习的课。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推动了海南中学美府校区数学学科的互动交流,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数学组全体同仁将一如既往的精心研读教材,不断打磨课堂教学,期待海中的数学组能够越来越好!

《初中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